2025年暑期,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党员以初心领航追寻“红色”足迹,以躬身实践体悟乡村振兴,以寻企问道感知行业脉搏,以实际行动践行“橡尚”青年党员的青春风貌。
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建了三十余支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等十余个省份,围绕党史宣讲、志愿服务、企业走访等多个方面开展实践,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定信念、锤炼本领、勇担重任,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他们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在修炼内功中淬炼信仰锋芒。他们重走台儿庄抗战故地,在旧址遗迹中追溯八秩岁月里的精神火种;踏访菏泽市红色湖西教育基地,以实地研学接续“湖西精神”的源流;走进山西阳泉革命圣地,探访百团大战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缅怀先烈中亲身感受革命岁月的壮阔历程;走进焦裕禄精神体验基地,沉浸式感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体悟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这些实践让中国精神的光芒愈发清晰,同学们的信仰在观察与感悟中愈发坚定。

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党史宣讲中镌刻使命坐标。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们深入乡村一线,调研“公心精神”,了解基层党员干部以公心团结群众、推动共同致富的典型事迹,并通过访谈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亲身体验伟大成就背后的磅礴力量与共产党人担当。他们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和英雄模范事迹,将爱国、奉献、忠诚、担当、清廉的红色故事融入宣讲,用故事承载精神,让红色基因“活”起来、“传”下去。每一步行走都在与历史对话,每一次驻足都在为信念筑基,成员们在丈量山河、锚定坐标的历程中,让个人价值与时代使命同频共振,综合素养在知行合一中全面淬炼,为成长之路铺就了兼具厚度与温度的思想底色和实践根基。
他们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在志愿服务中校准奋斗航向。在乡村振兴服务中,他们开展科普实验、心理团辅、艺术手工、安全自护、非遗传承等多样支教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为期一个月的持续亲情陪伴;在社会公益活动中,队员们开展午餐派送志愿服务,为当地独居、空巢老人送去热乎乎的饭菜与贴心关怀,支部党员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将关怀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也为自身的奋斗之路校准了扎根人民的航向。

他们用心灵感应时代脉搏,在走访企业中凝聚复兴力量。学生党员们带队走进尚舜化工、东盛橡胶、山田橡胶等专业相关企业,感受企业发展脉搏中深化对“创新驱动发展”“实业兴邦”理念的理解;走进重庆巫山产业基地,聚焦当地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探寻文化根基与产业发展的联系。通过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同学们在感知产业革新、文化传承的脉动中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实践力量。

支部党员们在行走与感悟中愈发感到“橡尚”二字从不局限于实验室的科学探索,更要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广阔天地中生根发芽。从红色热土的信仰洗礼到乡村振兴的一线观察,从支教课堂的童心守望到产业转型的深度调研,每一步实践都是对“橡尚”品牌的生动诠释。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体悟继续前行,以“橡尚”党建品牌为指引,在更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让青春在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同行的奋斗中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