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院首页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进百企 入千家 访一国 ” ——高分子学院以“三区段硫化”熔铸“高材生”专业实践反应釜

发布日期:2025-08-20作者:胡潇审核: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实践育人和“大思政课”工作成效,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校团委统一部署下,创新启动“进百企 入千家 访一国”“三区段硫化”实践工程,组织学院千余名学子化身 “活性聚合体”,将课堂专业学识与实验室分子设计智慧,注入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红色传承的战略反应场,全面激活“高材生”们专业报国的“聚合反应活化能” 。

预硫化区:进百企搭建“技术链-精神链”基础网络

在绿色低碳转型浪潮中,由学院9名云南籍学子组成的“橡梦企航”实践团挺进产业一线,赴云南西双版纳对由青岛科技大学、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三方共建的天然橡胶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参观学习,后在云南达维天然橡胶公司、曼列胶厂的车间、实验室和胶林开展互动交流及操作体验,在了解橡胶、了解橡胶企业的过程中,扎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橡胶产业办实事、作贡献。

此外,以学院“橡火传薪,尚辉育苗”志愿宣讲团、“荷风送暖”支教团、“圆梦青科·心系母校”招生宣传实践团为代表的数十支实践队伍,分别前往东大土壤修复、欧贝姆大理石、康博特新材料、尚舜化工、东盛橡胶、益林农业、昊华轮胎、赛轮集团、启航轮胎、金宇轮胎、烟台玲珑、禾创高分子技术、诺博橡胶制品、博拉碳材料、浦林成山等多家标杆企业,在大量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深刻感受祖国当前“传统升级+新兴突破”的发展格局,对高分子材料在产业布局中的关键作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中硫化区:入千家构筑“需求链-公心链”支撑体系

学院“橡尚青年”团中央专项实践队在平度党史馆开展“红色铸魂·材料兴邦”主题实践活动,以红色基因与材料科学的百年共鸣诠释革命精神和纯粹信仰。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林走访时对该实践团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同学们应当立足学科特色助力文化薪火相传,要在实践熔炉中经风雨、长才干、砺品格,铸就过硬本领;要永葆求知热忱,修身笃行,在创新中突破,在奋进中成长;要深刻体悟“青春当为民族复兴而燃”的使命真谛,将智慧汗水挥洒在地方文化建设的沃土上,以拼搏姿态谱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在乡村振兴一线,学院90余支实践队及千余名“高材生”如分子链般穿越天山熔岩、敕勒川草原、巴蜀梯田、滇南胶林、鱼米之乡,足迹覆盖祖国23个省级行政区,在东西经度跨越5000公里、海拔高差4000米的实践场域中,完成自身对青春的键合反应。其中,“鲁韵橡风 幻彩巫山”实践队调研农产品包装痛点,尝试为橘柚基地设计低成本高阻隔包装方案;在芹菜博物馆探访中,研究生实践团系统学习马家沟芹菜400年栽培史,探索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全流程中的材料需求,瞄准可降解农膜研发、保鲜材料升级、秸秆高值化利用等方面,为“材料科学服务乡村振兴”找准着力点,真正实现“从千家找需求,用专业助千家”的实践初心。

后硫化区:访一国激活“合作链-创新链”稳态结构

全球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间国际交流合作日益紧密,学院依托中韩合作特色办学平台,选拔优秀学子组成“跨海研学·筑梦未来”中韩国际实践营,即将赶赴韩国庆尚国立大学,就重点推动产学研融合与可持续发展进行联合探索,计划以中韩学生深度混编小组的形式,深入韩国相关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及产业园区开展实地互动调研,并通过双语PPT交流,在模型构建、数据可视化等方面,接受双方专家教授及产业界代表的专业点评指导,从而创新解决方案,持续探索未来高校间、校企间的合作潜力,进一步探讨联合科研课题、学期交换、学生社团共建等一系列长效合作机制,为未来中韩两校相关学术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高分子学院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对于赋能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反哺社会的重要作用,始终支持和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聚焦产业需求、民生福祉和对外交流,持续将高分子化学反应釜中“压力-温度-时间”的控制曲线,转化为学生实践过程中“能量-热情-收获”的成长曲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抗蠕变、耐老化、强韧性”的优秀“高分子基材”!